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范文 作文范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

zmhk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问题集合。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问题集合。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和详细的回答,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大家的学习和思考。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

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设计

4.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组成》教案

5.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计算出结果,侧重通过计算得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文应用题。所以,本节课力图基于传统教学手段,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着力指导学生运用所获知识,看图解决问题,找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几个向日葵?”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以“一同去郊游”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渗透环保教育,使学生热爱我们的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教学关键:

        知道图上“大括号”和“?”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表达的意思,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活动式的情景图、小黑板、《一同去郊游》乐曲、录音机、图卡、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1、谈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对了,秋天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蓝。学校组织大家到郊外去游玩,你想参加吗?(想)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闯过两个数学大关,你们敢闯关吗?(敢)那就来吧!

        2、闯关。

        第一关:快速抢答。(卡片出示)

        3+4=1+6=7-3=4+2=1+5=

        7-5=5+2=6-2=6-3=7-1=

        第二关:方框再现。(小黑板出示)

        3、师:好,大家都闯过了关,我们现在就出发吧!请闭上你的小眼睛,拍起你的小手掌,摇起你的小脑袋,不一会儿,我们就会到达目的地的,走吧!

        4、播放《一同去郊游》的歌曲并出示挂图——美丽的郊外秋天景色。

        5、师:睁开眼睛,多美的乡村风光,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略)

        6、揭示课题。

        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到草地上玩儿,不过要请大家用数学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能做到吗?(能)(出示课题:用数学)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学习加法图文应用题。

        (1)师:我们先看一下草坪上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草地上有4个小朋友在捕蝴蝶,又来了2个小朋友。)

        (2)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3)引出大括号、问号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在图上怎样直观地表示出来呢?我们的数学家找到了一种简洁明了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吗?(想)好,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新的数学朋友吧!

        2、出示、粘贴大括号:我们的这个新朋友叫大括号,它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在一起。

        3、出示、粘贴“?个”: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它表示我们提出来的问题。

        4、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大家把答案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师巡视)

        5、生交流,师板书:4+2=6(个)。

        (二)引导学生学习减法图文应用题。

        (1)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而且认识了两个新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位叔叔家,他有东西送给大家。快猜猜他会送什么呢?(向日葵)

        (2)师:对了,他要送向日葵。为了保护环境,老师先替你们收下,待回校再分,师边说边从图上摘下3个向日葵。

        (3)师:此时,你们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快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分享吧!(地里一共有7个向日葵,老师摘下了3个向日葵,还剩下几个向日葵?)

        (4)师:那怎样表示?怎样解决呢?

        (5)小组讨论。

        (6)汇报交流。师适时粘贴图画,并让学生说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7)小结:比较异同。

        提问:这两幅图在表示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用到了“大括号”和“问号”;不同的地方:第一幅图的“?”表示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求一共有几人。第二幅图的“?”表示两部分中的一部分,求还剩几个。)解法又有什么不同呢?(求整体,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叔叔还有东西送给大家,是什么呢?请看这儿。

        1、师出示、粘贴石榴、大括号和问号图卡,先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师出示、粘贴蝴蝶、大括号和问号图卡,先让学生看图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1、师:你们还想到其它地方玩玩,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吗?(想)那还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拍起小手掌,摇起小脑袋,一同出发吧!

        2、播放《一同去郊游》伴奏乐,生课间休息,师出示美丽的大池塘图。

        3、让学生打开课本第51页,看图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订正。(选一小题让生说说想法。)

        4、拓展延伸。让学生寻找周围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困难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暂时找不到身边数学信息的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学会了什么?(学生随意说,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师讲述:小朋友真聪明,这次郊游大家发现了许多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并解决了它们。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要善于用好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现在,我们回家吧!下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

        一、引入

        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三、课中操

        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P51:13 14 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 能力目标: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2)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集体订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

        #课件#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 考 网课件频道。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1、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关注学生情感,以爱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使学生喜欢学校、老师、同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数数。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生自带一些玩具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二、了解学校,激发数数兴趣

        1、你仔细观查图,你喜欢吗?为什么?

        2、学校内外都有什么?

        3、联系生活数一数,教室里一些物品的个数。

        4、动手数一数自己所带玩具的个数。

        5、交换玩具数

        6、以“我来帮你数”“我教你数”来教数数不熟的同学。

        7、你高兴吗?需要老师帮吗?

        8、你认为图中那些小朋友做的好,你想学吗?

        三、反复训练,巩固知识。

        1、闭上眼,摸着数。

        2、听老师的掌声来数数

        四、作业:

        回家数一数有几口人全家有几眼睛?吃饭时有几盘菜?

        

        2.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教具、学具准备

        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 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 师生。)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

        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

        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四、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

        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数数,认数字。)

        六、布置作业

        1.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

        2.记下同学和熟人的电话。

        

        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一、说教材

        分类和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课教学以“帮妈妈放衣服”为主情境,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引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比较“厚薄”,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花瓶、琉璃球、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长短”、“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2)、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难点:让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

        四、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比较的多种方法。

        2、设计理念

        本着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理念。设计了一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弹力球

        五、课前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热闹的师生互动的对口令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口令的内容紧扣本课知识点,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为“比一比”的学习做好铺垫。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请班里一名比较高的同学与自己合作比一比个子。得出老师比同学矮的结论。

        2、再请两个同学与第一个同学比个子,分别得出结论。

        3、引出课题。这些结论都是通过“比一比”得到的(板书:比一比),今天我就来研究“比一比”,看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还能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小事引出“比一比”的学习,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民主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驳,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研究“比一比”问题的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

        1、整体感知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们通过观察说出画面中左边有挂衣橱和存衣柜,放有爸爸、妈妈和小明衣服;右边是博古架,摆放着瓷马、花瓶、琉璃球等。

        2、比多少、厚薄。

        (课件播放)小明说:妈妈的衣服真多呀!

        师:你和小明的看法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

        (多媒体突出放大存衣柜,便于学生观察。)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数一数妈妈的衣服有11件、小明的衣服有4件,所以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多。

        (2)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厚,所以妈妈的衣服多。

        (多媒体演示比厚薄的过程)……

        小结:同学们用了不少好方法比较出妈妈的衣服最多,通过“比一比”,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呢。

        3、比长短。

        师:秋天到了,天气凉了,妈妈准备了三件外衣挂在衣橱里,(多媒体突出放大挂衣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学生们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结论,如: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比爸爸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最长,小明的衣服最短……对于能用多种标准进行比较的小组进行表扬。

        小结:比较的时候一定要确定谁跟谁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3、你还能比什么?

        仔细观察情境图,小组确定研究内容,选择一样主题图中的一件物品,合作进行比较研究。

        小组汇报,其它组补充、评价。

        小组可以选择琉璃球比较大小、轻重等;可以选择瓷马比较高、矮、多少等;也可以选择花瓶比较胖瘦、高矮等。

        小结:(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先带领学生充分感知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由“妈妈的衣服真多呀,你也这样认为吗”这个问题,激起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探索的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是领着学生比较衣服厚薄,再半放给小组交流比较衣服长短,最后通过“还可以把什么东西比一比”,让小组自选研究题目,进行比较,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他们对新知识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

        三、“闯关”巩固。

        第一关比多少、厚薄(多媒体出示第23页第1题)

        师问:哪边的书最多,哪本书最厚?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第二关比轻重(第24页第2题)。

        用多媒体模拟天平称量水果的过程,

        学生独立思考后判断轻重。

        说说理由。(学生可以结合压翘翘板的生活经验直观感受天平杠杆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翘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变教材的静态呈现为动态呈现,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从而更直观形象的感知天平称重的有关原理。

        第三关比手的长短(第24页第4题)。

        演示活动:教师演妈妈,大同学扮演“我”,小同学扮演“弟弟”,比手。谁的手最长?

        设计意图:结合自主练习中的的插图在课堂上组织分角色表演演示活动,紧紧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符合儿童欣赏、认知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四关:实践应用活动:谁哪合适?

        1、出示一个气球和一个弹力球。

        师:请你猜一猜哪个球重?哪个球轻?

        2、学生们掂一掂、试一试后,说说实际比较的结果。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测一下哪个球重,哪个球轻?熟悉这两种球的孩子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判断出弹力球比气球重,对与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孩子教师要组织他们亲身试一试,体会大得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的辨证思想。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开放题,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在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第五关:实践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比的东西,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4.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做一做”

        知识背景

        生活离不开数学,“多、少”在生活中无处不有。生活中的物体有多有少,数量有多有少,书包里的学具有多有少,家里的玩具有多有少,校园里的树木有多有少,教室里的人有多有少……

        教学理念

        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定向、保持和强化的作用。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在课堂中主动地、轻松地、持久地、集中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

        2、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学习体验的重要手段。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低段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听故事,看动画,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初步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初步体验数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初步体会“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听故事、看动画,喜欢吗?多媒体出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动画课件,同时播放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小兔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准备自盖一间小房子。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正忙着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高兴啦!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热情好客的小兔为了感谢他们的邻居,还买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放在那边的石桌上招待小猪呢!

        师: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后,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什么?在动画片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

        [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直接激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同样多”。

        1.小组交流。

        观察动画片,组内讨论交流老师刚才所提的问题。

        2.小组汇报。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课件出示小兔头、砖头,小猪头,木头。(如果学生能在动画片中找出其它物体的个数,正确的老师要给以充分的肯定。)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猪。

        生2:有3个苹果,4个萝卜。

        生3:有4张板凳,4根木头。

        生4: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师:说得很好,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课件板书:和同样多。)

        师:你们记住了吗?看看,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生1: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

        生2: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

        (2)教学“多”、“少”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

        师:你发现谁多谁少?

        生:木头多,小猪少。

        师: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1:木头比小猪多。

        生2:小猪比木头少。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课件板书课题:比多少)

        教师小结:一头小猪对着一根木头,还多出了一根木头。我们就说木头多、小猪少,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课件出示:多少)

        3、同位互相说。

        师:动画片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随意比较)

        生:(略)

        [学生通过观察去感悟“多”、“少”、“同样多”,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使他们初步尝到互相合作的快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引者”这一教学理念。]

        三、实践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同位合作说得真好,课件出示学具: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4人合作摆一摆这些学具,大家先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看出谁摆得多,谁摆得少,或同样多?

        1、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生1:数一数,标上数。

        生2:对齐摆,长的多,短的少,一样长的同样多。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善于观察和动脑,讲究方法。

        3、小组操作

        师:比一比,谁的摆法多。

        生:用准备好的学具边摆边说(教师巡视)

        4、展示作品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使摆法多样化落到了实处,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学生可用不同方法去学习数学的道理,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通过比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实际运用

        1、比比谁聪明。

        师:拿出一串红、黄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先让学生在组内说说。

        生:小组交流、汇报。

        1组:用数的方法:数出红珠子有几个,黄珠子有几个,再比较。

        2组:这种方法太麻烦,我们组是找朋友:一个红珠子和一个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3组:我们组还有一种方法: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也是红色,那就是红珠子多;如果开始第一个珠子是红色,最后一个是**,那就是两种珠子同样多。

        2、整理铅笔盒。

        把铅笔盒里的铅笔、橡皮分一分,数一数各有多少,再和同桌比一比谁多少。比完后要求学生把东西整理好,放到铅笔盒里,并提醒学生做完事情要进行整理的好习惯。

        3、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生1:我班男生比女生多。

        生2:教室里的电风扇比日光灯少。

        师:同学们说得这么好,这么多,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比一比、整理铅笔盒、找生活的事物等实践活动,提供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渗透了分类,培养学会整理的良好习惯。而且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真聪明,你们通过看、说、摆、练、想和合作,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很好,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呢!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好好学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六、课外延伸

        想一想,摆一摆,你能让和同样多吗?

        

        5.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学具准备:积木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

        板书: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好像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

        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

        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

        1.小组内比较说说谁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1、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关注学生情感,以爱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使学生喜欢学校、老师、同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数数。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生自带一些玩具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二、了解学校,激发数数兴趣

        1、你仔细观查图,你喜欢吗?为什么?

        2、学校内外都有什么?

        3、联系生活数一数,教室里一些物品的个数。

        4、动手数一数自己所带玩具的个数。

        5、交换玩具数

        6、以?我来帮你数?我教你数?来教数数不熟的同学。

        7、你高兴吗?需要老师帮吗?

        8、你认为图中那些小朋友做的好,你想学吗?

        三、反复训练,巩固知识。

        1、闭上眼,摸着数。

        2、听老师的掌声来数数

        四、作业:

        回家数一数有几口人全家有几眼睛?吃饭时有几盘菜?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教具、学具准备

        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

        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

        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四、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

        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数数,认数字。)

        六、布置作业

        1.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

        2.记下同学和熟人的电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8和9的组成》教案

       《5、4、3、2加几》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

        算。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7十6= 6十7=

        8十4= 6十9= 7十8= 8十7= 8十9=

        2、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5、4、3、2加几)

        二、探究新知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学习。

        问:5十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独立试做5十7。

        ②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③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④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①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②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③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①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②第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5、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练习提高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二第l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二第3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二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四、总结梳理

        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册上的题。

 《5、4、3、2加几》教案(二)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将5、4、3、2加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几的进位计算。

        1.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5、4、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计算的角度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现象。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

        2.3 考点分析: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课件、学具盒20根。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9加几的练习题。

        2、8、7、6加几的练习题。

        3、8、9和9、8交换位置练习题。

        4、综合口算题。

        探究新知

        1、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

        2、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例1  5+7=□ 5+8=□

        老师板书:5+7=□

        师问: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1)用凑十法.

        (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7加5等于12,

        5加7也等于12.

        2、学习交换法

        师说: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5+8怎样想?

        板书: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1)用凑十法.(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好!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例2  4+8=□  3+9=□

        板书:4+8=□

        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

        指名说:想:8加4等于12,4加8也等于12.

        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板书:3+9=□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小结: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对!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3、深化理解,加深巩固

        例3出示课件(圆点图)

        仔细看图:

        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请一名同学说图意,再请一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1:绿色的圆点有5个,红色的圆点有9个。

        学生2:红色的圆点和绿色的圆点一共有多少个?(根据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来?

        学生3:5+9=

        讨论计算方法,请你把你的算法跟同桌说一说。

        A.交换加数的位置:

        之前我们学过9+5=14 ,因为交换加数位置,和是不变的,所以5+9就等于9+5,9+5=14,那么5+9=14.

        B.凑十法

        把5分成1和4,1+9=10,10+4=14

        C.接着数

        红的是5个,那么接着数绿色的:6、7、8、9、10、11、12、13、14.

        最后得出:5+9=14

        4、知识应用

        师问: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6=     4+7=     3+8= 2+9=

        师说:你们想得很好,这4道题是5,4,3,2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谁来试一试?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怎样想.

        指名说:

        5+6=11你是怎样想的?

        想:6加5等于11,5加6也等于11.

        4+7=11你是怎样想的?

        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两人一组互相说3+8=11,2+9=11是怎样想的.

        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95页做一做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同桌讨论,并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完成后小组内讨论,然后由小组成员出一个代表来说出答案,教师讲评后确定答案。

        3、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完成后学生以小组出代表形式说出答案,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评出优胜小组。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的计算.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5,4,3,2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了5,4,3,2加几的计算。

        板书

        第3节 5、4、3、2加几

        5+7= 5+8=

        想:7+5=12 想:8+5=13

        5+7=12 5+8=13

        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教案# 导语《8、9的组成》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掌握8、9的组成是进行8、9的加减运算的基础。 无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3~55页的内容及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8和9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6~9的数序。

        教学难点

        会工整的书写8和9。

        课前准备

        教师(计数器, 主题图中各中物品和人的, 写字练习本, 8只五角星等)

        学生(学具圆片,小棒,图形等10个,硬币9个,彩色笔, 写字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提问:这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教师适当地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2、小组交流:图上有哪些人和物,数量各是多少?学生数数,全班交流结果。

        3、重点指导学生数出“蝴蝶”的只数,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

        强调:在数的过程中,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都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要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数,不重复不漏数。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8和9。板书:8和9。

        (评析:在数数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主题图),以小动物参观校园为主线,在数数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9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也为后面的数学活动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生活中的“8和9”。

        (1)数出主题图下面的人物和点子的个数。

        (2)任选2种学具,数出8和9个,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3)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8和9来表示的。

        2、逐次感知8、9的数序。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7个珠子,再拨1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7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是8颗珠子的过程。然后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

        3、整体感知8、9的数序。

        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1)出示直尺,让学生补充直尺上( )里的数。

        (2)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9以内数的顺序。

        (评析:将序数与基数的区别融入到实际生活场景中,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从而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变能力,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特性)

        4、观察7、8、9的点子图,比较7、8、9的大小。

        提问:怎样能很快数出三幅点子图的数量?(学习6和7时,做过相应的铺垫)

        让学生任选其中的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结果,反馈6种不同的答案。

        5、理解8、9的序数意义

        让学生按照要求在书上涂色,分组适当讨论8只和第8只,9只和第9只的区别,让学生正确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评析:充分利用课本的数学资源,教师采用开放的,多种思维角度的途径给学生理解和想象的余地,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6、教学8、9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8、9的字形:8像什么呀?9像什么呀?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着重说明8和9的笔顺。

        (3)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练习写8、9,教师作指导。

        (4)提醒学生坐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5)同桌交换评一评,你认为你的同桌写得好就给它画张笑脸。

        统计得到笑脸的学生,鼓励学生书写要工整。

        (评析:在书写8和9的过程中,积极倡导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初步体验评与被评的乐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巩固练习

        1、数数

        (1)听指令快速数出实物(数8根小棒,9个小圆片)

        (2)8个小组比赛报数。

        2、完成练习八的第一、二题。

        独立思考,集体订正。

        四、课后延伸,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出示课本57页的“生活中的数”。

        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树的:8棵

        字的:8个 第8个

        人的:9个 第9个

        花盆:9盆

        蝴蝶:9只

篇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教学图,动口、动手。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让学生通过看、数、摆、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8和9的基数,序数含义,8和9的书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地数数,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导入新课

        1.拍手游戏。出示卡片数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

        2.揭题《认识8和9》,理解基数的含义,数数

        师:你已经了解了关于8和9 的哪些知识了?

        生:我知道8象葫芦,9象哨子(说出了他们的样子)

        生:我知道8要小,9 要大(你怎么知道的?8 表示什么?9 呢?)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8和9(拍手,画画、摆学具。。。。)

        反馈:数9以内的数(出示学生的作品多种方法数)

        3.给数字卡片排队,巩固9以内数的顺序

        师:可以怎么排?0—9 9----0

        师:读一读这些数。可以怎么读?(渗透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以及奇数、偶数的意识)

        4.比较数的大小

        8〈 ( ) 9 〉( )

        二、主题图,巩固8和9的认识,引导有序、有效的数数

        三、找生活中的数

        四、关于序数(蝴蝶图)

        五、书写8和9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中,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教学难点: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复习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2、复习8、9的组成。

        3、导入。学生正确口算并汇报答案。

        学生和教师做数的组成游戏。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1,7和1可以组成8.”

        学生听教师导入新课,感受没有见过的动物,说出看到得动物“恐龙”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示图观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看图说话。

        ①出示“恐龙图”,创境激趣。

        ②指导观察,激励汇报

        师:漂亮吗?你从图上知道了些什么?

        2、看图写算式。

        同桌合作: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桌能帮忙列式解决吗?(同桌2人一人提出问题,一人列算式。)

        3、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二)操作悟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操作感悟。

        (1)摆一摆:左边摆7个,右边摆2个。

        (2)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3)写一写:根据你摆的学具,你能写出几道算式?

        2、汇报评定。

        (三)思考交流,发掘计算方法。

        1、看一看,算一算

        5+4=() 4+5=() 9-4=() 9-5=()

       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还可以怎样想?

        2、帮助学生积累一个计算减法的方法。

        计算:1+7= () 抢答:8-7=()

       师:怎么想出来的?

        3、指导小结,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加减法都是有关谁的计算?

        板书课题:8、9的加减

        4、阅读课本“生活中的数”。认真看图,仔细思考,然后和同桌同学交流图上内容。

        根据图上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写四道算式。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先看教师摆学具,然后观察自己动手摆学具,同桌合作摆后写出四道算式。

        同桌互相说说算理,重点说说减法的算理。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学生汇报加减法算式。

        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思路,做做题,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交流、发现:做加法,还可以想减法。

        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生读课本,说说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提出数学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畅游乐园,寓练于乐。

        1、看图列式,并计算。(课件出示)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

        6+2= 4+5= 8-1= 8+1= 9-1= 7+2= 7+1= 8-2= 5+3= 9-8= 4+5= 9-6=

       3、比一比。(课件出示)

        7○9 6+1○8 3+4○9 8-0○8+0 3○9-7 7+1○6+2

       生观图,列算式,并交流。

        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并评价。

        交流解题思路,然后独立完成。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巩固知识。

        四、全课总结,分享收获。

        你们喜欢今天这节课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生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板书设计:

        8和9的加减法

        6+2=8   2+6=8   1+7=8

        8-7=1  8-2=6  8-6=2

        做减法,想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以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 1――5的认识?3课时

        2、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 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目标

        1、 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 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五、作业本

        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同学们认识一到五,会读,认,写。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所接触。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数字,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认和读都不成问题,关于写,大多数同学都会写,主要是要让他们写的规范。关于写的规范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先让他们自己来说说这些数字长的像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在写这些数字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在集体练习的时候,让各小组成员互相找找毛病,这样他们才会记得牢。

第二课时:比 大 小

        教学内容

        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教师:主题图或小猴三个、梨的4个,桃的3个,香蕉的二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2的前面是及?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4、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5、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6、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3大于2,2小于3)

        7、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8、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

        三、 练一练

        1、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2、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四、作业本

        回忆整节课,我觉得学生学得比较积极,在课堂中我尽量做好以下几点:

        1、力求数学知识的情境化、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才能便于儿童理解,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次的教学中,导入时我是让学生举例说出可用1?5来表示的物体。学生学得有些勉强,学习积极不高。于是,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一下导课的策略,课伊始,我就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找同桌身上能用数字1?5表示的东西,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所想,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学习的兴趣也骤然高涨,并且还体验到原来自己的身上也藏着那么多的数学秘密。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在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请学生找一找同桌身上能用1?5表示的东西;认识符号时,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形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根据数字找符号;对班中两对双胞胎的比较;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从具体中抽象到数字并说出算式,使学生从说、听、动、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意识已日渐重视,我们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教师?灌输?为主,应把时间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以学生在同桌身上发现的数字来进行比较,可以使师产生互动。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支配整个课堂,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最后,我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不懂的用符号进行连接,此时,我把权力交给了学生自己来总结,使他们在主动、乐意总结的过程中巩固了符号的运用。

        4、课后的思考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但主动性还不够,好多东西都需要老师提醒、点拔以后才能说出,这同时也表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养。

第三课时: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

        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数的次序。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3、教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进行遵守社会公德教育)

        二、探求新知

        (一)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

        (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个?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个的?

        (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个是谁?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在第4个?小朋友排第几个?解放军叔叔呢?

        (二)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1)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从右数起呢?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作业:

        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反思:?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个知识点小朋友很容易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设计教案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把静态的主题图动态化。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这个场景是静态的,缺乏动态性,我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变为让学生参与排队这一主题情境,学生通过排队,将主题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的体验,深切地体会到几和第几的不同。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观察5位学生排队说话中,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①一共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排队?②谁排在第2个?这里的第2个指几个人?③排在前2个的是谁?前2个指几个人?请前面1生回座位后又设计了几个问题:①前面谁排第1?现在呢?②这时剩下几人在排队?XX排第几?他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低年级学生自律能力差,爱玩好动,喜欢做游戏,喜欢涂涂画画,对小动物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特地安排了小动物排队、按要求涂色、快快乐乐出教室的游戏,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课时:数 的 组 成

        教学内容

        几和几(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

        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先拔两颗珠子,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 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 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 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

        4、读数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让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 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1、 教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

        2、 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3、 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4、 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5、 读一读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6、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7、评价: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8、 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四、作业本

        反思: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1?5的组成时,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数,用彩色笔画圆点表示数,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圆片、摆小棍摆出不同的形状来表示数等;教学2?5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动手分圆片或小棍,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数的组成自然而然的在学生的谈话中总结出来了,接着我让学生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学生有自己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的意识。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找家?、?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5以内各数;?他是谁?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对序数、基数的认识;?扑克牌游戏?和?手指歌?帮助学生记忆数的组成。再加上童谣、歌曲的介入,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好了,今天关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