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初中作文 初中作文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zmhk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的理解。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形的认识与拼组》课件【三篇】

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学设计

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设计

4.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

5.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6.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形的认识与拼组》课件【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看这是谁啊?(喜羊羊)现在,我们就和喜羊羊一起去羊村看看,小羊们在做些什么?(播放课件)今天慢羊羊村长给小羊布置了一份数学作业,可是懒羊羊刚看到第一题,就哇哇地哭了起来。原来,他上课时睡大觉,什么知识都没学到,第一题就不会做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二、新授

        (一)习题一

        师:你认识以下这些图形吗?第一个是(三角形)谁来说说三角形长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征?(3条边,3个角)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边,找一找角。这个同学很棒,能从边和角这两个角度来介绍三角形,谁也能像他这样从边和角这两个角度来介绍一下这一个图形。(长方形,它有4条边,4个角)

        师:它的角和三角形的角一样吗?三角形的角是(尖尖的)而长方形的角是(直直的),除了这些特征,边还有什么特征吗?(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同意吗?可是懒羊羊不信,你们能证明给他看吗?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呢?请同学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动手试一试。(学生操作,老师巡视、学生汇报)

        师:把上下两边对折,就说明两边相等吗?(师可出示另一图形,上下边不等的,通过对折,让学生感受虽然对折了,两边只重叠,但没有重合、两边就不相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师适时引导,“重合”这个词可以老师介绍给学生)

        师:懒羊羊在我们的启发下,也想到了一种方法。播放课件,把上边和对着的下边,称作一组对边,还有哪两条边也可以称作一组对边(左边和右边)同学们,我们先摸摸上下这组对边,再摸摸左右另一组对边。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下面这个图形和长方形长得很像,它是(正方形),它有什么特征呢?(4条边,4个角)谁能说得再具体些?(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4条边都相等,又该怎么证明呢?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正方形,试一试。(学生操作,师巡视,学生上台汇报)引导学生通过两次对折,让4条边重合,证实以上结论。

        师:最后这个图形是(圆),它的边是直直的吗?它是(弯弯的),它有没有角啊?(课件显示:无角)

        (二)习题2

        师:通过小朋友的帮忙,懒羊羊认识了上面4种图形的特征,调皮的它吐吐了舌头,向大家保证今后上课不睡懒觉了,要像美羊羊学习。是啊,乖巧的美羊羊,正在完成第二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摆一个三角形(正方形),需要()根小棒

        摆2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学生上台摆摆)还有别的答案吗?若无,师:老师认为7根小棒就可以了,同学们拿出小棒,动手试一试老师是怎么摆的。

        学生上台展示,师问:为什么会少了一根小棒呢?引导学生说出“共用”,进一步问:再少一根,6根可以摆出2个正方形吗?(示范)

        师:因此,如果题目改成“最少需要几根小棒?应该填几呢?”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题,要摆3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要注意哪个字啊?请同学们再动手试试。(学生上台展示,数数验证)那么要摆4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根呢?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再动手验证。摆出的这样的4个正方形(“田”字形),其中有几根小棒是共用的啊?

        (三)习题3

        师:同学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知道了只有“共用”小棒才会使小棒数量用到最少,真聪明。今天的沸羊羊表现也不错,他超水平发挥,已经做到第三题了,我们去看看他做得对吗?

        出示课件

        1、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学生操作,师巡视,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拼出什么图形。师: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师:沸羊羊说了一句话“两个相同的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正方形”,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老师手中的这两个长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吗?谁来试一试。让学生初步明白只有特殊的长方形(而且要完全相同的)才能拼成正方形。

        2、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平面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展示。

        3、如课件示,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四)习题4

        师:速度最快的要属班长暖羊羊了,它已经完成作业,正在制作风车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它先用(长方形)的纸,沿对角对折,剪成(正方形),通过对折会出现(一个三角)形,再对折1次,折出了(4个正方形),最后沿折痕剪开,钉上钉子,一个漂亮的风车就做好了,风车转动后会产生(出现)一个什么图形呢?(圆形)

        三、谈感受。

        师:参观完羊村,喜羊羊要和我们说再见了,告别前他想问问小朋友,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啊?(学生谈感受),喜羊羊临走前给大家留了两份礼物,你们想看吗?欣赏用相同三角形的拼组,还有一题思考题,你们敢挑战吗?(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带回家思考。

        

篇二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或者实物进行分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形状的视角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主要分为三个层次:1、首先是知识的引入层次。2、其次是知识的教学层次。3、最后是知识的应用层次。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基本的物体形状,更清楚的了解物体的名称。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评价方式:

        目标1:表现性评价

        目标2:目的性评价

        目标3:讨论性评价

        教学过程:

        一、目标1

        问题1: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问题2: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问题1: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问题2: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

        二、目标2

        问题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问题2: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

        三、目标3

        问题: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作业设计:

        课本练习八第一题和第二题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

        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观察

        (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百宝袋中有什么?谁能按照形状分分类。

        二、新授课:

        1、根据学生分类,板书形状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学具中有没有和这些形状一样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点:

        方法:

        1、看一看每个面什么样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觉,平的还是鼓鼓的;

        3、轻轻的推一推、滚一滚,那些能推动,那些能滚动,滚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长长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正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正正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圆柱,面什么样的(两个面是平平的,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

        球,什么样子,(圆乎乎的,可以滚动)

        3、玩游戏,小组比赛

        教师说名称,学生分三组,每组一次拍一个代表来比赛,教师先说名称,学生在实物袋子中,找出相应的形状的物体展示,然后教师说特点,让学生拿出来相应形状展示,分小组评比,对的画五角星展示评比结果。(小黑板粘贴展示评比结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演示各种图形实物和相应的画出来的图形

        5、小组拼一拼摆一摆,

        问题一: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二: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三:书上35页做一做。

        6、课堂练习:书上37页1、2题

        7、作业,下课和同学们找一找教师中哪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回家和父母说一说,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二)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有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2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分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工具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依据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老师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操作学习,感知特点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巩固练习,强化特点

        1. 做一做。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八第2题,问:这个物体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课后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它们的特征,学会了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种图形有大量的应用,可以说随处可见。所以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同学们回家以后,认真观察,看一看有哪些物体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我们要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老师相信你们做得到!

        课后习题

        第1节 认识图形(一)

        长方体: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不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正方体:四四方方,有6个平平的面,大小一样,无法自由滚动。

        圆柱体: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平平的,在平地躺着能滚动。

        球:圆圆的,在平地上能自由滚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4、3、2加几》教案设计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

       教学目标

       1、利用远教资源和学生学具操作,让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并会结合生活说一说。

       2、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助合作精神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比较方法的掌握。

       教学资源

       教师: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视频、PPT课件、等)

       学生: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谁能说一说你都看过哪些动画片?大家看过的动画片可真不少,今天呀鲍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部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下面请欣赏童话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播放动画视频00:35-01:37(约1分钟)

       二、新知探究

       通过刚才的动画片,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PPT课件:

       1、一共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几块砖呢?想一想:小兔和砖谁多谁少呢?为什么?

       △利用PPT课件边讲解边演示,突出一一对应法,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没有多余的,充分感知“同样多”。

       2、小朋友们,继续在图上找一找,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呢?你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3、刚才有个小朋友说,小猪和木头同样多,你们同意吗?

       谁能来说一说?

       △利用PPT课件演示,突出一一对应法,让学生看到小猪少,木头多。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三、实践巩固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都喜欢呀,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游戏:

       1、摆学具:

       要求:同桌两人为一组。①摆的同样多。

       ②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

       2、排队游戏。

       四、联系生活

       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多少的知识,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呢?

       五、知识应用

       通过练习、巩固一一对应法比多少。

       1、小猴子和小花猫谁多一些?――视频11:45(静态)

       2、小公鸡和小鸭子谁少一些?――视频13:05(静态)

       3、哪一盒的蛋糕多一些?――视频14:08(静态)

       六、知识拓展

       远教资源-:

       怎样做才公平

       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现在进行的是兔子拔河比赛,裁判员刚要吹哨,队伍中忽然有人喊了一声:“这样比不公平。”裁判员一看,确实不公平。

       小朋友,你觉得这样比公平吗?该怎样办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

       《5、4、3、2加几》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

        算。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9十5= 9十3= 8十5= 7十6= 6十7=

        8十4= 6十9= 7十8= 8十7= 8十9=

        2、让学生口算并说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方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板书:5、4、3、2加几)

        二、探究新知

        1、出示5十7=,同桌合作学习。

        问:5十7等于多少?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独立试做5十7。

        ②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③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④师: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能计算准确,就选择哪种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5十8、4十8、3十9。

        ①学生分析每道题的算法,把得数写在书上。

        ②汇报不同的算法,师板书。

        ③讨论:在20以内进位加法中除了例题中写出的,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

        师提示1:20以内是指得数从11到20。

        师提示2:进位加是指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学生抢答汇报得数。

        3、看书质疑。

        4、做一做。

        ①看图列式。(第1题)

        学生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②第2题和第3题。

        学生自己做题,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通过观察,发现加数调换了位置,和不变。

        5、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三、练习提高

        1、先说得数,再说算式。(练习二十二第l题)

        每个图形的角上都有一个数,用外面的数加里面的数。按照外面的数变化按顺序先说得数,再说算式。

        学生汇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二第3题)

        时间一分半,答完之后,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二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二十二第2题。

        先让学生看懂这个表,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表内。(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先说问题,再计算。)

        四、总结梳理

        这节课我们运用了很多方法来计算5、4、3、2加几,有凑十法、还有调换加数位置,想大数加小数,只要计算准确,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册上的题。

 《5、4、3、2加几》教案(二)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将5、4、3、2加几的问题转化成9、8、7、6加几的进位计算。

        1.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5、4、3、2加几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比较熟练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计算的角度发现加法交换律的现象。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的一般方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算理。

        2.3 考点分析: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课件、学具盒20根。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1、9加几的练习题。

        2、8、7、6加几的练习题。

        3、8、9和9、8交换位置练习题。

        4、综合口算题。

        探究新知

        1、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

        2、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例1  5+7=□ 5+8=□

        老师板书:5+7=□

        师问: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1)用凑十法.

        (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7加5等于12,

        5加7也等于12.

        2、学习交换法

        师说: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再看:5+8怎样想?

        板书: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1)用凑十法.(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好!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例2  4+8=□  3+9=□

        板书:4+8=□

        师问:这道题,你怎样想?

        指名说:想:8加4等于12,4加8也等于12.

        师说: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板书:3+9=□

        指名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小结: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这就是小数加大数.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想大数加小数)对!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3、深化理解,加深巩固

        例3出示课件(圆点图)

        仔细看图:

        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请一名同学说图意,再请一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1:绿色的圆点有5个,红色的圆点有9个。

        学生2:红色的圆点和绿色的圆点一共有多少个?(根据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式来?

        学生3:5+9=

        讨论计算方法,请你把你的算法跟同桌说一说。

        A.交换加数的位置:

        之前我们学过9+5=14 ,因为交换加数位置,和是不变的,所以5+9就等于9+5,9+5=14,那么5+9=14.

        B.凑十法

        把5分成1和4,1+9=10,10+4=14

        C.接着数

        红的是5个,那么接着数绿色的:6、7、8、9、10、11、12、13、14.

        最后得出:5+9=14

        4、知识应用

        师问: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6=     4+7=     3+8= 2+9=

        师说:你们想得很好,这4道题是5,4,3,2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谁来试一试?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怎样想.

        指名说:

        5+6=11你是怎样想的?

        想:6加5等于11,5加6也等于11.

        4+7=11你是怎样想的?

        想: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两人一组互相说3+8=11,2+9=11是怎样想的.

        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95页做一做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同桌讨论,并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2、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完成后小组内讨论,然后由小组成员出一个代表来说出答案,教师讲评后确定答案。

        3、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二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完成后学生以小组出代表形式说出答案,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评出优胜小组。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的计算.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5,4,3,2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了5,4,3,2加几的计算。

        板书

        第3节 5、4、3、2加几

        5+7= 5+8=

        想:7+5=12 想:8+5=13

        5+7=12 5+8=13

        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

《第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科书第20页

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在前2个单元学生已经熟悉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理解其基数的含义及大小。本课时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基础上验的基,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实践体验、比较分析等活动探索基数与序数之间的区别。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日常生活的排队买票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早已熟悉5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准确熟练地用数字表示相应数量的事物。也在实际生活中有了“第几”这个概念,但是对于“几和第几”学生们并没有认真区分过,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第几的基础上明白“几和第几”的区别。

教法和学法:

       1.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利用情境体验,让学生感知并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明白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数量多少。

2、技能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理解几和第几,会区分基数与序数;

教学难点:感知第几的相对性,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次序。

教学准备:主题课件;学具,3个圆,一个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人入胜

       从前,有一个小朋友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汉堡店吃汉堡,他先吃了一个,没有饱,又吃了一个还是没有饱,直到吃完第4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唉,要知道吃第4个能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

       师:他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生:指名汇报。

       师:4和第4到底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第几”的学习。(板课题)。

       设计意图故事引人入胜,一开始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在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内容。

二、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初步感知“第几”(重点)

       教师:演示排队买票课件

       教师:星期天,明明要到博物馆参观,来到售票窗口,看!好多人在排队买票呢!请你说说图中都有哪些人?

       预设:生1:图中有穿长裙的阿姨,有明明,有穿短裙的阿姨,有警察阿姨,有叔叔在排队买票。

       生2:一共有5人在排队。

       提问:(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买到票?你是怎么知道的?那她排第几?

       预设:穿长裙的阿姨最先买到票,因为她离售票窗口最近。她排第一。

       (2)那明明排在第几?穿短裙的阿姨排第几?警察阿姨排第几?叔叔排第几?独立把课本补充完整,然后举手汇报。

       (3)一共有几人排队?排在明明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a、独立补充课本。b、汇报讨论结果。c、师生总结。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同桌互相提一提。

       (2)师生选一两个问题进行解答。

       A.指名提问。B、指名解决所提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

       2、进一步学习“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动画展示:穿蓝色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预设情境:生1:明明现在排第几?穿短裙的阿姨排第几?警察阿姨排第几?叔叔排第几?独立举手汇报。

       一共有几人排队?明明后面还有几人?独立举手汇报。

       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引导小结:排队的位置变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

       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教师:看到大家这么有序地排队,你在什么地方也这么有序地排过队?

       生:独立汇报。

       师:在公共场所,我们要有秩序排队,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美德。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开拓思维,提不同的问题。加深学生对自然数两个含义的理解。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培养学生文明守纪遵守公共秩序,自觉排队的习惯。

3、区分“第几”和“几个”的不同(难点)

       明明那么有序地在排队,我们也请我们班的5名同学上来排一排,看看在排队里还蕴藏着怎样的数学知识。

       请一列5名学生起立上台排成一列参与游戏。

       按要求做动作:①请前2名同挥挥手。请第2个同学蹲下。

       师:这里的第2个指几个人?前面2人一共有几个人?

       按要求做动作:②请5个人蹲下?请排在第5的同学起立,五个是指几个人?第五个是指几个人?两个5有什么不同?

       5个,表示物体的数量。第5: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示次序,所以。

       小结:“第几”和“几个”所表示的意思不一样,无论第几数量都是1,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数量多少。板书:几个:数量多少

       第几:数量都是1,表示次序。

       设计意图亲身参与体验加深印象,将知识内化。在实际操作中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内化巩固。

       (1)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师:我们排队的时候需要知道排在第几个,我们看**的时候需要知道坐在第几排,第几个。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遇见第几?

       指名汇报,师总结:第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看运动会结束了,颁奖台上也有第几,请同学们仔细看,他们分别获得第几名?独立完成课本做一做第一题。

       (1)完成课本做一做的第一题。

       a.独立填一填。b、指名回答。C师生总结。

三、寓教于乐,拓展应用。

       1、师:同学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蕴藏着第几的知识?那你可以利用第几的知识帮老师完成一个任务吗?师:前后四人小组,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轮流提出想法,组长根据组员的方法进行摆一摆。

       生:(能)

       1、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合作摆一摆。

       (1)要求:把圆摆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么摆?

       (2)学生在组内摆一摆,教师观察、巡视。

       (3)展示学生成果。(上台贴一贴)

       (4)对学生的两种摆法表示肯定后提出:把○放在第2位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生1:我是从左往右数,把○摆在第2位就是第一种摆法。

       生2:我是从右往左数,把○摆在第2位就是第二种摆法。

       小结:两种摆法都是正确的,由此我们知道“第几”原来跟我们数的方向有关。

       2、数一数:从左往右数,星星排第几,从右往左数,星星排第几?

       A.独立数一数。B、指名汇报。C、教师呈现答案。

       3、为什么同一颗星星所处的位置会不同?

       A.指名汇报。B、师生总结。

       师:总结:数的次序跟数数的方向有关,也就是“第几”是相对的。数的方向不同,同一物体的次序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摆一摆,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摆法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巩固内化新知。

       1、看一看,填一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们吗?(喜欢)看老师带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知道……

       (1)图中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指名回答。

       (2)从左往右数,小猴排在第几?指名回答。

       (3)从右往左数,公鸡排在第几?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四,第一题

       送走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又飞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鸟,想知道他们有几只吗?

       生:想

       师:请将课本翻到23页。

       电脑出示:5只小鸟

       (1)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

       (2)从左边数,给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

       (3)从右边数的第1只小鸟飞走了,还剩几只小鸟。

       独立完成,师生总结。

四、总结全课,整理思路。

       认识了几和第几,同学们小朋友只吃第4个汉堡,能吃饱吗?

       4和第4一样吗?

       请你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1、指名说说收获。

       2、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检验前面对新知的感悟,还着重对几和第几的内容通过学生动手帮助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

教师结语:排队中有这么多数学知识,生活中有更多的数学知识等待着小朋友们去探索,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几和第几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向来是一个难点知识,很多学生学了一年也很难分得清,特别在以后加了方向以后,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只是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件,再说一说排队的人数和他们的排序,学生只是初步感知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再让学生参与排队这一情境,增加实际的体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学生初步感知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后,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不知不觉地感知体验了“几”的不变性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多样的拼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低年级的教学要注意结合孩子们的思想实际和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给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帮助孩子们真正爱上数学这门艺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三单元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9-0=9、4-4=0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到5的认识知识点

        1+3=()  1+1=()  3-3=()  2+3=()

        4-4=()  3-3=()  3-1=()  2-2=()

        1+1=()  3+1=()  2+3=()  1+4=()

        1+2=()  3-2=()  4-3=()  2-2=()

        1+1=()  2-1=()  3-1=()  4+1=()

        2-2=()  4-2=()  3-3=()  2+3=()

        4-3=()  2+2=()  3-2=()  2+2=()

        4-4=()  3-1=()  2+2=()  3-2=()

        4-4=()  2+3=()  3+1=()  3+1=()

        1-1=()  4-3=()  4-1=()  4+1=()

        3+1=()  1+2=()  4-2=()  2-2=()

        3-1=()  3+1=()  4+1=()  1+1=()

        2+2=()  1-1=()  3+1=()  2+1=()

        4+1=()  4-4=()  2+1=()  3+2=()

        2+2=()  4+1=()  1-1=()  2+3=()

        1-1=()  3+2=()  4+1=()  1-1=()

        2+3=()  1-1=()  1-1=()  3+1=()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考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小学各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优秀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总结

        ★ 总结一年级数学期末大小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1、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关注学生情感,以爱来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使学生喜欢学校、老师、同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数数。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生自带一些玩具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二、了解学校,激发数数兴趣

        1、你仔细观查图,你喜欢吗?为什么?

        2、学校内外都有什么?

        3、联系生活数一数,教室里一些物品的个数。

        4、动手数一数自己所带玩具的个数。

        5、交换玩具数

        6、以?我来帮你数?我教你数?来教数数不熟的同学。

        7、你高兴吗?需要老师帮吗?

        8、你认为图中那些小朋友做的好,你想学吗?

        三、反复训练,巩固知识。

        1、闭上眼,摸着数。

        2、听老师的掌声来数数

        四、作业:

        回家数一数有几口人全家有几眼睛?吃饭时有几盘菜?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教具、学具准备

        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

        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

        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四、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

        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数数,认数字。)

        六、布置作业

        1.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

        2.记下同学和熟人的电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一

        [教学内容]准备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认数能力,为教学新知识做准备。

        2.通过观察图,初步学习分类。

        3.初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做一些学习数学的准备。如怎样听讲、看书、写字等,初步知道上、下、左、右等方位。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

        教师亲切地对学生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学好数学的必要性,使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数学,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建设祖国;鼓励大家要天天向上,要求大家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等,并提出比一比,看谁学习最努力?

        2.学习新知识。

        (1)学习新学期开学的主题图。

        教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指名让学生说的时候,教师有意引导按数目顺序叙述: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两个同学在向教师行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踢球……也可以按方位叙述:左边画的是两个同学在向教师行礼,右边下方画的是两个同学在浇花;上方画的是……

        (2)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

        ①结合图,教师提问:数量是1的有什么?数量是2的有什么?数量是3的有什么?……(学生默数,然后回答。)

        ②数教室中的实物。

        有几扇窗户?每扇窗户有几块玻璃?第四行有几个同学?第一排有几名*?……(注意数量不要超过10。)

        (3)学习分类。

        ①出示实物图。(1支铅笔、两个大小不等的皮球的图画。)

        教师问: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各是做什么用的?

        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大球、小球都是同学们玩的球,是同类的物品,我把它们圈起来(一边说,一边用粉笔画圈)。铅笔是用来写字、画画的,和球不是同类的物品,不能和球圈在一起。

        ②学生试着分类。

        教师出示实物图(公鸡、母鸡、小鸡、书包、气球)。

        让学生先看一看图,再想一想,然后全班动手试着分类,教师巡视。

        教师问:图上哪些东西是同类的?你们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4)认1~10各数。

        打开书,翻到印有10以内各数的图和数的那一页。

        全班看书,数一数每个图内有几个实物,再认一认右边的数字。

        教师在实物投影下手指图旁边的数字,指名让学生认数字。(从小到大指、从大到小指、跳着指、任意指等。)

        (5)写字准备练习。

        出示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让学生认识田字格:左半格、右半格、上半格、下半格、左上格……

        并说明在格内写横线要从左向右,画竖线要从上往下;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试着描红(用书上的),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意图:这是学生由学龄前儿童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上的第一节数学课。这节课是否上得顺利、是否有趣对学生影响很大。课堂上力求多让学生参与(看一看、数一数、认一认、说一说……),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入学前已有的基础,为新课做好准备。

        3.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实物图。

        全班学生动手分类。教师问:怎么分的?怎么想的?(教师归纳)

        4.质疑与总结。

        教学意图:先放手让学生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教师有的放矢地讲解,体现主导作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认识符号“>”、“”、“”、“2”。

        方法和教学“3=3”相同。

        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3.教学“3()

        c.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5题。

        4.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的第6题。

        5.开放练习: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一、 教学内容

        数学乐园(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2页、83页)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及计算,区分它们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

        1、走数学迷宫。

        2、对口令、拍拍手。

        3、小邮递员。

        4、 排排坐比反应。

        5、采花蜜练判断。

        6、看图列式。

        7、思维拓展。

        四、教学准备

        CAI课件、水彩笔、、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实践活动课

        老师:同学们,数学乐园开园了,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做游戏吗?

        (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设置悬念,带入一种情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活动流程

        (一)走数学迷宫

        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A、说数。老师:远处走来一群数字宝宝,认识它们就请大声读出来!

        B、用数。老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句话吗?

        C、找数。启发学生: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呢?

        小 结:是呀,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去发现数学,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吧!

        D、排数。(课件出示:迷宫图)

        老师:到数学乐园去的路很多,让我们跟着小白兔由入口进入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米老鼠和唐老鸭会分别在两个出口处迎接我们呢!

        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然后用不同色的水彩笔在答题纸上画出不同路线。比一比看哪组想的最多,展示设计路线最多的作业纸,进行奖励。

        E、找规律。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

        老师:同学们,不管按照哪种路线走,怎样才能确保不迷路顺利走出迷宫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数、用数、找数、排数几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学好数学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对口令、拍拍手

        老师:我们终于来到了数学乐园,这里有很多小动物想与我们一起玩呢!让我们跟着小猴淘淘一起来玩第一个游戏。

        A、对口令。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问:我出几?你对几?几和几组成几?

        B、拍拍手。一位小朋友到前面抽一张卡片,然后拍手,其余的人也拍手对出卡片上的数。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熟练掌握数的组成,对于计算加减法很有帮助。通过对口令、拍手游戏起到了强化作用。

        (三)小小邮递员

        老师:同学们看,谁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乐园?你们能帮帮邮递员叔叔把信投进信箱里吗?

        老师问:怎样才能把“信”送到正确的信箱里呢?只要把“信”(即口算卡片)上的题目得数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信”投到标有这个数的信箱里。

        1、学生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即口算卡片),在音乐声中分组走上讲台送“信”。注意:有的卡片上面的得数不是信箱的标号,是没法送出的信。对于没有送出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不出去。

        2、检查送信游戏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加减法的口算是否流利,直接影响到今后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所以一年级的口算重在练习他们的速度快和准确性。这个游戏,即要求学生快速把“信”送到,又要求学生必须送对,侧重了对这两方面的训练。

        (四)排排坐

        全班起立。从前往后报数,老师提问:

        1、请这一组的前面3个小朋友站起来。请第3个小朋友拍四下手。

        老师:这句话里两个“3”,含义一样吗?“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第“3”个小朋友,表示什么?

        2、请从前往后数第1个、第3个、第5个、第7个小朋友站出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3、请从后往前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们组有女生几人?有男生几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4、请从前往后数第2个小朋友站起来,你前面有几个人?你后面有几个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有效地复习了基数、序数的概念,教学生加以区别。通过“从前数第2个”和“从后数第2个”地对比,让学生了解数数时方向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同时,第三个环节和第四个环节都是求和,但题型有所不同,通过对比练习教学生灵活解决生活问题。

        (五)采花蜜(课件出示动画图)

        老师:草地上有很多鲜花,蜜蜂正忙着采蜜呢!如果算式没有问题,蜜蜂就能采到花蜜飞走了。它们都能顺利采走花蜜吗?

        5+3+2=10 8+2—1=5 5—4—1=0 5—3+2=10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型的练习,引导学生看清符号,明确运算步骤,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看图列式(课件出示动画图)

        先引导全班学生说图意,再指名列出算式,集体订正。

        A、白兔图(加法:6+2=8)

        B、天鹅图(减法:7—3=4)

        C、松鼠图(一图四式:5+3=8 3+5=8 8—5=3 8—3=5)

        设计意图: 让学生完整的描述一个数学问题,重视培养学生正确描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基础。

        (七)思维拓展

        老师:同学们,聪明屋的小博士在等着我们呢?他出了一个思考题来考考大家,你能解答它吗?

        提示学生从最下面的空思考,从较小的数思考。

        三、 活动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在“数学乐园”玩得开不开心?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会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好吗?!

        设计意图:常见的数学游戏是用于调节课堂气氛,而我设计的整堂课的游戏活动融知识性、思维性和创造性于趣味之中,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得也轻松自然、兴趣盎然。

       今天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